在数字化浪潮中,抖音作为极具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强大的传播力。对于上市公司而言,其网络形象时刻面临着不实抖音视频的潜在威胁。及时处理这类视频,成为上市公司维护自身形象、稳定市场信心的重要任务。

不实抖音视频对上市公司的危害
- 误导投资者决策:上市公司的股价与公司形象紧密相关。不实抖音视频可能歪曲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信息、发展战略等关键内容。例如,编造公司即将面临重大财务危机或产品出现严重质量问题的虚假视频,会误导投资者对公司价值的判断,引发恐慌性抛售,导致股价大幅下跌,损害公司和股东的利益。
- 损害品牌声誉:品牌声誉是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长期积累而来。不实抖音视频传播的负面虚假信息,容易在公众心中塑造不良形象,降低消费者对公司产品或服务的信任度。比如,虚假指责公司缺乏社会责任、存在不道德商业行为的视频,可能使消费者转向竞争对手,影响公司的市场份额和长期发展。
- 干扰正常运营秩序:大量不实抖音视频的传播会吸引监管部门的关注,上市公司可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应对调查、解释说明等工作,干扰公司正常的生产、经营和管理秩序。同时,不实视频也可能引发合作伙伴的担忧,影响合作关系的稳定性。
上市公司应对不实抖音视频的策略
- 建立监测机制:上市公司应设立专门的舆情监测团队或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工具,实时监控抖音平台上与公司相关的视频内容。通过设置关键词、关注特定账户等方式,确保能够及时发现潜在的不实视频。例如,针对公司名称、主要产品、高管姓名等设置敏感词监测,一旦出现相关视频,系统立即发出预警。
- 快速评估与判断:发现疑似不实视频后,迅速组织法务、公关、财务等多部门专业人员进行评估。从视频内容的真实性、传播范围、影响程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例如,判断视频中的指控是否有事实依据,查看视频的点赞数、评论数、转发数等数据,评估其传播热度和对公司形象的潜在损害程度。
- 及时沟通与举报:确定视频不实后,立即与抖音平台取得联系,依据平台规则进行举报。提供详实的证明材料,如公司官方公告、财务报表、产品检测报告等,说明视频内容与事实不符的具体情况,要求平台尽快删除视频,并对发布者采取相应措施。同时,尝试与视频发布者沟通,要求其主动删除视频,若涉及恶意造谣,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
- 主动发声澄清:在向平台举报的同时,上市公司要通过官方渠道,如公司官网、官方微博、公众号等,发布声明澄清事实。声明内容应简洁明了、逻辑清晰,用事实和数据回应不实指控,表明公司的态度和立场。例如,针对产品质量问题的不实视频,发布产品质量检测合格报告,并详细说明公司的质量管控流程,消除公众疑虑。
- 强化正面宣传:为降低不实视频的负面影响,上市公司应加大正面宣传力度。在抖音等平台上发布真实、有价值的视频内容,展示公司的企业文化、创新成果、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等。通过生动有趣的短视频,提升公司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增强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例如,发布公司参与公益活动的视频,展现公司的社会担当;分享公司新技术研发成果的视频,凸显公司的创新实力。
上市公司在网络形象管理中,必须高度重视不实抖音视频的防范与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应对机制,及时消除虚假信息的负面影响,同时强化正面宣传,才能在复杂的网络环境中维护良好形象,保障公司的稳定发展。
